芙蓉國評論丨優化營商環境,培育經濟“梧桐樹”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其中對如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指導性意見與措施。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優良的營商環境,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土壤與水源,對于市場主體這棵大樹不可或缺,只有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才能讓市場主體本固根深、枝繁葉茂。
以清親政商關系之“光”,照亮營商環境。早在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就用“清”“親”二字,言簡意賅地概括了新型政商關系。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清”就是要同民營企業家的關系清白、純潔,“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地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清親的政商關系,是政府的應盡之責,也是發展的現實需要。2023年2月,一名“東北大哥”來到江蘇省無錫市開店創業,孤身前往異地打拼的他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難題”,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他聯系了當地政府,沒想到工作人員10分鐘便解決了問題。無錫市10分鐘的處理速度,被網友戲稱為“最強招商廣告”,它如同陽光照亮了當地的營商環境,拉近了政商之間的距離,擦亮了江浙一帶營商環境金字招牌。無錫事例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了榜樣,用“清”保持自身良好形象、用“親”激起發展蓬勃生機,用“清”“親”二字為經濟發展帶來光明前景。
以公平正義市場之“土”,培育營商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是良好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維度。近期,云南芒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邀請網絡博主“B太”到當地進行消費體驗,并將過程發布至網絡。在視頻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商家都遵紀守法,而部分商家存在的缺斤短兩不良現象,也得到了迅速整治。網友們紛紛為該局態度與行動進行點贊,此次行動不但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為市場經營戶的公平競爭提供了良好環境。作為政府部門,要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放寬市場準入門檻,提高行業監督監管,完善信用激勵約束,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用政府“有形之手”推動市場“無形之手”。當公平正義的市場環境得到建立并長期維持,投資者將不再困于選擇、惑于競爭,變得敢于挑戰、樂于投資,民營經濟必然在公平“沃土”上開花結果!
以健全法治保障之“水”,滋養營商環境。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只有在法治環境下,才能形成公平競爭的規則和秩序,保障各種經濟活動順利進行。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出臺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外商投資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完善制度為保障,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20年,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部綜合性行政法規——《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實施。它標志著我國在法治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前進了一大步,好似一場“及時雨”,滋潤了部分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對政策理解的“干涸”情況。完善的法律制度如同一口不竭源泉,為打造公平正義的市場提供動力,只有用好法治利器,明確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才能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顆“梧桐樹”的長成不僅僅需要“陽光”“土壤”“水源”,還需要“人才”“創新”等諸多條件。優化營商環境不是一蹴而就,更需久久為功,當一流的營商環境得到穩固,我國經濟社會“梧桐樹”定將蓬勃生長!
責編:康玉潔
一審:熊敏
二審:羅曦
三審:朱憲章
來源:泉交河鎮